2025年5月8日是第32个“世界地中海贫血日”。地中海贫血是一组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遗传性血液病,在两广和海南地区流行。重型地贫患儿病情严重,死亡率高,需要不断输血维持生命。因此防止重型地贫儿的出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。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产前诊断中心主任刘颖琳教授介绍,目前,针对产前各环节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,备孕夫妇应当予以重视、了解,共建无“贫”未来。
解密常见分型
地中海贫血,又称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,简称地贫,是由血红蛋白中的珠蛋白基因缺失或突变所致。地中海贫血可以分为α型、β型、δβ型和δ型4种类型,其中以α型地中海贫血和β型地中海贫血较为常见。α珠蛋白链生成受HBA1和HBA2基因控制,β珠蛋白链受HBB基因控制,呈现常染色体隐性遗传。
α-地中海贫血分为静止型、轻型、中间型、重型。
静止型α-地中海贫血:携带者通常无症状,血液检查无贫血,一般需要做基因分析才能检查出来。
轻型α-地中海贫血:携带者通常无症状,但在血常规、血红蛋白电泳检查中结果异常。
中间型α-地中海贫血:患者临床表现轻重不一,贫血程度差异大,轻度贫血者没有临床症状,重者需要定期输血治疗。
重型α-地中海贫血:是致死性的血液病,患者会出现严重贫血症状,受累胎儿通常在宫内或分娩后半小时内死亡。
β-地中海贫血分为轻型、中间型、重型。
轻型β-地中海贫血:患者通常无贫血症状,携带者寿命一般不受影响。
中间型β-地中海贫血:患者临床表现轻重不一,贫血程度差异大,轻度贫血者没有临床症状,重者需要定期输血治疗。
重型β-地中海贫血:患儿出生时无临床表现,通常在出生后3至6个月开始出现症状,发病年龄越早,病情越重,若不治疗,患儿会在5岁前死亡。
轻型和中间型地贫基因携带者通常能长大成人,当双亲均携带有同型地中海贫血突变基因,其子女有四分之一概率为重型地中海贫血患者。
防控措施
目前,防控重型地贫儿出生的有效措施主要分为三个阶梯。
第一阶梯:婚前/孕前初筛
夫妇在婚前或孕前接受血常规和血红蛋白电泳检查。这种方法通常夫妇双方共同接受筛查,抽外周血进行检查。通过血常规中的MCV(平均红细胞体积)、MCH(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)判断是否存在小红细胞症及红细胞低色素的情况,地贫基因的携带者或患者血常规中的MCV、MCH指标通常降低。血红蛋白电泳主要看HbA2(血红蛋白A2),正常参考值通常为2.5%至3.5%,升高通常提示β型地中海贫血,降低通常提示α型地中海贫血。
第二阶梯:高风险人群基因诊断
对于筛查结果有异常者,不管是血常规还是血红蛋白电泳结果异常,均需进行进一步的基因诊断。首先,要进行α型及β型地中海贫血基因常见变异的检测。在妊娠期,如果筛查结果异常,但常见的α型及β型地中海贫血基因正常,排除缺铁性贫血的情况下,推荐进行罕见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。
第三阶梯:夫妇同型地贫基因携带——产前诊断护新生
对于已经怀孕的可能生育中间型或重型胎儿的夫妇,可以到医院接受介入性产前诊断。孕11—13(+6)周绒毛活检进行诊断;或者孕16—24周羊膜腔穿刺进行诊断。这样可以帮助早期发现重型地贫儿,及时防止患儿的出生。
若在孕前发现夫妻双方为同型地贫的基因携带者,还可以借助三代试管婴儿技术避免重型地贫儿的妊娠。